華人自古以來因為佛教的盂蘭盆節與道教的中元節,
就有在農曆七月中祭祀普渡的風俗,
不過卻只有台灣還衍生出放水燈、遊行、陣頭等的儀式,尤其基隆還發展出一整個月的中元祭,
這都是因為台灣早期的移民歷史。
清朝自從把台灣從鄭氏王朝手中收回之後,就不想發展海外,後來還下了禁海令,但到了18-19世紀,中國許多沿海居民還是不顧禁令與危險,渡海移民至台灣。
但渡過被稱為「黑水溝」的台灣海峽兇險異常「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其成功率只有三成,其實大部份人是死於路上;
成功來台的人在安生立命之後,為安撫這些同鄉的海上孤魂,所以在中元節以放水燈的方式招引水中孤幽。
(這裏跳一下,前陣子有中國人民,號稱利用軍式橡皮艇就從福建沿海到台灣,這個謊說得實在很缺乏史觀)
根據基隆市仁愛區文安里李隆進里長的考證,早年基隆放水燈並不是統一日期,而是各地依其潮汐來訂,配合潮汐讓水燈能走得更遠,以招孤魂。
照片引用自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來到台灣這塊化外之地,為了求生存,大家聚集在一起,劃地為界,一起進行農、牧、獵、漁,也共同扺禦外敵。人多了之後,不同族群的界線也開始重疊。
早期基隆的漢人有二個主要族群,一個是漳州人,在清雍正年間就從八里坌遷入牛稠港、虎子山,到崁仔頂街,創建基隆市街(註1);另一個是泉州人,多聚集於暖暖,漳州與泉州人以魴頂為界,常常因為信仰、放牧走失牛羊、耕地界線等細故而起爭執,咸豐元年至三年(1851-1853)爆發數次大規模的械鬥,雙方均有大量死傷。
要知道在早期,人力是很珍貴的,一直打下去也不是辦法,為了解決這件事,二方大老及地方有識人士出面協調,收埋死者遺骸,並決定自咸豐五年開始(1860年)每年農曆七月舉行中元普渡,由十一姓的宗親組織(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每年輪流負責主普,另設主會、主壇、主醮,合稱為四大柱,初由碼頭元發號苦勞間承辦,後改由慶安宮承擔。主普由十一姓輪值之外,主會、主壇、主醮由地方行業店頭分三區分別擔綱;至今除了主普外,其他三大柱均於二次大戰時期停廢。這是基隆市中元祭的基本原由,利用血緣關係的姓氏來代替地緣,以賽陣頭(普渡賽會)代替打破頭(械鬥)。從此雙方械鬥事件減少,到日據時代基隆已不再發生。(註2)(註3)
既然決定「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中原普渡的樣式規模也就開始注重「輸人不輸陣」一年年越來越華麗、壯大,也會邀請樂手助陣。
早年基隆樂手主要以北管為主,因為門派內鬥而分裂為「西皮」、「福祿」二派,在日治後至,是基隆北管子弟戲最興盛時期,也是西皮福祿爭鬥得最厲害的時候。當時以旭人川河為界,今愛一路、廟口為西皮派得意堂的地盤,總部設在奠濟宮;孝一路則為福祿派聚樂社為地頭,總部設在城隍廟(註4),二派人馬互相不能跨界。
李隆進里長說時至今日,二派雖然會一起加入遊行行列,但以旭川河(今南榮河)為界,以西由西皮派領頭,以東換由福祿派領隊,互相尊重彼此的地盤。
日治時期,輪值的宗親不僅花費鉅資在水燈與花車遊行,更會搭建幾層樓高的主普壇,張燈結彩裝飾得美輪美煥,以顯示其地方實力。李隆進里長認為時至今日每年輪值的宗親會大概都需要花上千萬來準備整個月的中元祭,對基隆人的影響與重要性,不言可喻。
參考:
-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東華人文學報》第十五期中,2009/7,p221-262《基隆中元祭𥚃的主普壇》http://ir.nd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9745/1/15-221-262.pdf
- 基隆市政府《基隆寺廟巡禮》P.27,第三節 分類械鬥
- 基隆市仁愛區文安社區發展協會《正港中元季佇雞籠2011》
- 基隆市文化局《漫步鷄籠官道 找尋西皮、福祿的界河》展覽宣傳單,2007/8/3~9/3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