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過了30歲之後,記憶力變弱很多,常常會一臉茫然地想:
今年是那一年?
那件事不是才不久,怎麼已經過了N年?
雖然沒有「訪舊半為鬼」,但常常有感「兒女忽成行」。
但2020年實在太特別了,
不僅是對我,對台灣人,對全世界,
都是天翻地覆的一年。
還記得去年跨年是在朋友家跳switch,
講到不久後的總統大選,
我對於當時還是高雄市長的韓候選人有著濃濃的恐懼,
除了對他能力的懷疑之外,
更害怕他會完全改變台灣對中國的路線。
當時我相信韓市長不會選上,
但恐慌的是,他的得票數高低,
代表台灣人對中國的態度,
雖然說信仰民主選舉制度的我,很了解願賭服輸的道理,
但我真的第一次對選舉結果如此恐慌。
幸好1月11日的晚上,
當我和香港朋友在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前擠進擠出時,
為台灣人的選擇感到無比開心。
但那時我並不知道,在中國有一種病毒,已經到處蔓延,
這個病毒和當年的sars相似,卻更有感染力與致死率,無特定發病症狀,
更可怕的是受感染者有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卻仍有強大感染力。
我承認,一開始聽說這個疫病,我並沒有太當一回事。
「我可是經歷過sars從開始、爆發到封城,還從中國逃回台灣上山隔離」我以為只是又一場sars,
還找出當年的照片和一些記錄,準備二個月後疫情解除。
2003 Sars之後,我以為這種戴著口罩運動的奇景不會再有了!
我錯了。
大錯特錯!
如所有疫病電影或影集所描繪的一樣,
無名無形的病毒,快速攀附在所有物體上再傳染散開,
自以為是、無知又貪圖自我利益的政治人物,以權勢扭曲事實與科學建議,
助長疫情,錯過最好阻止擴散的時機,
然後一城、一國、一洲,就成為全世界。
當年Sars時,中國人要申請護照都不容易,13億人裏出過國的可能不到千萬,
17年後,中國留學生成了歐美澳高等教育最大財源,逢年過節四週國家城市全都塞滿中國遊客,
中國在各方面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當然也包括人員帶著病毒移動的能力。
從此Covid-19或稱武漢病毒,改變了所有一切,
上半年我寫任何文章都可以加上一句「今年因為疫情影響」,
夏天之後我又多了一句「後疫情時代來臨」,
本來全世界批評著中國以獨裁做法控制疫情,
待幾個月後真正面臨病毒如海嘯般湧來時,
也是一樣束手無策。
我在春節除夕前還嘲笑我媽擔心買不到口罩,
幾週後,為了節省口罩自己還減少出門,
人生真的不該把話講盡,以免日後打臉自己!
2020春天,台灣充滿了恐慌,
大家盯著每天下午二點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
街上除了搶著口罩,許多餐廳、展覽、會議、活動皆取消;
國際上,各國醫療都超出負載,
美國股市在十天熔斷四次,
東京奧運宣佈延期,
隨著各國生氣中國起源的疫情又不開放資訊,
在傳染熱區的台灣,卻成功擋住一次次危機,
WHO親中立場、台灣被中國打壓等這些長期被國際忽略的事實,
兩岸開始被拿出來熱烈討論,
許多人總算搞清楚台灣和中國的區別。
天氣越來越暖,因為疫情受控,放心下來的台灣人擠爆了國內各個景點,
入夏時最被大家討論的話題除了,政府該如何振興經濟,
就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直轄市長罷免案。
高票罷免市長的結果,是高雄人的面子
(高雄人被調侃了一年多:「發大財了嗎?」,這結果雖然驚人卻也不意外)
卻也代表台灣對中國的態度,與中共的期待越離越遠。
同時間因為對中國的怒氣,
與世界局勢的變化,
台灣突然成為強國對中國施壓最好的牌之一,
當反中成為許多國家的政治正確,
美國總統要不要「路過」一下台灣、要不要與台灣建交……
這種以往尷尬得像偷情一樣的事,
居然被大而皇之地擺到台面上來討論。
當然台灣付出的相對代價就是,
軍隊不斷提升戰備,
空軍一天到晚要去迎接對岸來的飛機。
即使有人一直罵台灣政府不該讓情勢如此兵凶戰危,
台灣的股市卻一再創新高,
身為世界上少數未曾封城的地區,
加上美中貿易戰及多年來聚積的民間實力,
台灣半導體成為世界所有科技產業必搶商品。
而除了無法出國旅遊,幾乎照常生活的台灣人,
快忘了在這島之外,
大多數的國家又忙於迎戰再興起的疫情,
也因為如此,台灣這個名字又再被討論。
2020/12/7台北萬華青山宮遶境,同時間美國連3天確診創新高,單日近23萬人染疫
這一年,
很難,
有朋友在國外不斷徘徊於封城、解封之間,體會到日常生活的珍貴,
也有朋友因為疫情不得不放無薪假,或提早過退休生活,
更有人因為時時變化的鎖國政策,面臨難以回家或親友分離的痛苦,
希望這一切,
都結束於昨日,
2020/12/31就是谷底,
今天起,
大家一起緩步向上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