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去緬甸是和一群喜歡街拍(註一)的朋友一起去的,

 

這天我們從仰光的市區坐渡輪過河到Dala-一個還很低度開發的城鎮,走進當地的村落去。  

 

當大家興高彩烈地拍著當地人時,我一直覺得有聽到像慶典的音樂聲。

 

 

 

然後就見到這個男人。

 

 

 

男人揹著的是一串串的稻穗。

在仰光許多地方,都會有人掛著一串稻穗餵食鳥類。

 

 

當時我們所在地是一個不富裕的區域,我看到這男人揹著這麼一大串的稻穗,直覺想到可能有宗教集會,要去兜售,馬上跟著走。

 

走沒多遠就看到音樂的來源了-Sri Maha Kaliamman Temple

 

 

在英國殖民緬甸的1885-1948年間,大量印度勞工移民進緬甸,在仰光還有印度區,印度的宗教也跟著進到緬甸來。 

 

這一天正好是這座廟的慶典,走進去時正好是上午的第一波高潮  

 

 

 

這就有如一個法國的Youtuber無意間闖到台灣廟會,我如獲至寶,到處亂走亂拍。

 

 

 

 

就在華麗繽紛的廟後面,有人在煮著食物(白色奶狀的液體,不知是什麼)

 

 

 

而在更後面,有座看起來非常古老的建築,

 

 

從來禁不起老建築誘惑的我,馬上往前走。 

老建築後方還有神像。

 

 

有個年輕人跟過來,跟我解釋,老建築是原本的廟,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後來建起前方的新廟,把神壇移過去後,古廟目前已廢棄不用。

 

年輕人很明顯是看我過來,跟著來的,本以為是來監看我有沒有做什麼不敬之事,後來才知他是來跟我解釋的,並邀請我中午留下來吃飯,說是慶典準備的。

 

我對印度飯沒興趣,但對於如何分送飯菜非常有興趣,馬上傳訊息叫其他朋友也一起來。

(印度人大概沒想到,他只是邀請一個台灣女人吃飯,後面卻跟來了十幾個人) 

 

 

其他夥伴陸續到達,大家聊起來才發現,印度廟裏一個人(看起來也有一定地位,之前邀我吃中餐的年輕人是他的兒子)居然到過台灣,他說他年輕時在船上工作,馬上講出基隆、台中、高雄,還會幾句簡單的中文。

 

 

印度人一直很熱情地邀請大家吃中餐(印度人有餵飽客人的執念),本來負責領隊的朋友還怕食物不乾淨或不習慣,想要提前走,我馬上反對:「難得可以碰到,就留一下吧!吃一口也該要吃吃看啊!」這才保全了大家第一次以印度習俗手抓飯的經驗。

 

 

聊天中,飯菜準備好了,我們就被邀請進餐廳裏,成為第一批用餐的客人。

 

在分送飯菜之前,會先進行儀式 

 

 

儀式完成後,就請大家就座,然後在每人桌前鋪上香蕉葉當餐盤 

 

 

 

葉上放上飯和配菜(都是素的,但除了豆子和辛香料,吃不出是什麼,但味道很不錯)

 

大家直接用手吃,吃完整片葉子丟掉,再換新的人坐下,鋪上新葉子、上飯菜,

非常環保又有效率的流水席。(吃飯前後都要洗手,其實無塑也沒那麼難)

 

 

 

吃完後又開始下一輪的慶典活動,  

 

 

 

我們因為之前已經訂了車要去別的地方,才依依不捨離開,

臨走前印度人還一直說,明天還有香蕉飯,歡迎大家再來啊!

 

 

 

--------------------------------------------------------------------------------

註一:「街拍」又稱「街頭攝影」「Street Photography」,簡單說就是在公開場合進行隨機的拍攝,想深入了解可以參考先進森爸的這篇《「街頭攝影」該如何定義?

arrow
arrow

    vic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