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因為天氣好又無聊,決定出門走走,意外在台北中山捷運站附近看到歌仔戲台。
戲台搭在一個小小的宮廟前,看起來是為了慶祝神明生日。
圖說:牌樓上寫著「恭祝 保儀大夫 天下聖母 聖誔千秋 」
保儀大夫和天下聖母是二個不同時代的人物,不知為何會混在一起,或是二個廟一起邀請這個戲班,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這種戲台,在市區很少見到了。
戲台的旁邊,正好是一家時常排隊的拉麵店「鬼金棒」,特別用紅龍隔開排隊的人群,讓同一個地方,二個截然不同的族群同時等候著,非常有趣。
圖說:箭頭下,後面那排站著的年輕人,是為了排拉麵店
圖說:到拉麵店前就發現同一處,大家完全關注不同的事
今天的戲是「三仙美人圖」
但我對戲的內容還比不上對後台進進出出的人,來得有興趣。
正當我迷戀著後台隨時轉換台前台後,現實與戲劇之間時,
來了個阿姨也張望著。
阿姨對我開聊了起來,
說那幾個演員之前是在另一個團,
可能是利潤分不均或什麼問題,換到這個團來;
又細數著各月份那裏可以看戲:
2月土地公生日,
4月份媽祖生日,
X月在南勢角站消防隊附近有……
活生生就是一個追劇的影迷,
不知阿姨的後代是不是現在也追著韓星,
她應該很能了解追星的心情。
我忍不住想,
為神明慶生或籌謝,要演歌仔戲,
是因為那是神明的在人世的年代,娛樂的方式,
那到了現代,能不能放一個大螢幕,投影國家劇院裏的明華園錄影呢?
到了未來,也許會有生長在20-21世紀的人,變成神明,他可能喜歡的是日劇、好萊塢電影、韓劇、鄉土劇的神明,那也可以現場演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