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基隆 基隆人最遠的回家路

基隆曾經是北台灣最時麾的城市,近三十年卻幾乎靜止不動。年輕世代每天通勤外出求學工作,熟悉台北的街道、活動、交通,卻不知在地的故事。近幾年在地年輕人組織社團,開始翻動起這個停滯已久的城市!

 

 

「基隆人大概從高中開始,就會每天通車到台北念書,一直到出社會,我們都是圍繞著台北長大的年輕世代」在網路上號稱基隆小王子的Ray,向我們訴說這一世代基隆人的成長歷程。身為基隆人似乎註定要離開,每天通車到台北工作上學,是大家普遍共識,長時間通勤的疲憊是脫不去的重擔,基隆對本地年輕人來說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對這個長大居住的城市,基隆人沒力氣也無從了解。

 

離台北太近、缺乏對基隆本地的了解,加上基隆多年來缺乏建設與產業沒落,除了人才與資源被吸走,基隆年輕人工作、購物、活動、娛樂等全都台北化。但即使離開連綿的雨都,卻時不時會想起空氣中的海臭味及城市少見的人情味,浸潤到骨子裏氣味,讓基隆人始終心繫著家鄉。

 

2014年的318學運,集結了全台各地的青年熱血,當然也包括基隆人。學運過後,他們持續對家鄉的熱忱,開始成立在地社團,透過網路連結或宣傳基隆的資源、關懷、故事、議題,雖然「回基隆」仍是基隆人日常最常說的一句話,但是廟口夜市之外基隆還有什麼,開始慢慢被討論;加上2014新上台的市政府力求表現,也開始關注在地力量,舉辦許多活動,帶動基隆當地的文史古蹟開始被了解、關注、討論,甚至進而被整理、保存、維護下來。

 

「開始寫基隆之後,我才開始重新認識基隆」Ray一開始因為工作的關係,採訪書寫基隆,才發現自己成長居住的城市,居然藏有那麼多有趣的故事:現在沒幾間店開的委託行商圈,50年前是台灣舶來品匯集地,每間小小店面日進斗金,攘往熙來的人潮有如今日的百貨週年慶、停靠郵輪的基隆內港東岸碼頭,在日治時代之前是沙灘、基隆是全台唯一有老鷹的都市,因為以前漁市處理完的魚內臟和餘肉,直接丟下河,排到海口就成了老鷹的食物、咖啡文化是60年代由基隆興起的…

 

 

「以往沒人告訴我們基隆的故事,基隆不是只有廟口、交通擁擠、城市破舊,像是隨時要被滅亡的小鎮」在繁華基隆之後出生長大的Ray,只認得沒改變過的灰舊雨都,但在愈來愈了解基隆之後,他反而覺得:「和台北那麼近的城市,停留在30年前,沒什麼不好,舊有舊的特色,我們應該以此為基底,做出自己的特色」。

 

褪去喧囂,停滯30年的基隆,2014年政權轉換後新政府,對這個城市有和以往不同的想法,但產業沒落、人口外移的基隆,能有什麼機會呢?

 

現在每年有超過80萬遊客,透過郵輪上岸基隆,但卻幾乎沒人停留在基隆市區,一輛輛的遊覽車直接帶走遊客,只留下擁擠的交通問題。但不只是遊輪的遊客,對外地觀光客來說,根本不知要怎麼玩基隆,交通、指標、資訊都不充足,基隆人知道許多到台北的方式,而台北人假日會去九份、去宜蘭,卻不知道這個離台北半小時車程的城市要玩什麼?

 

「是否有英文導覽人員可以帶領郵輪的外國觀光客進城,深入教育讓本地人更了解基隆,改變台灣其他縣市的人對基隆的想法,單這樣說起來就有三條觀光發展的策略」Ray很有邏輯地提出基隆可發展的觀光可行性;可以看出這些是他認真觀察思考後的想法,而他也盡自己的力量,小小地但確切地實踐著:舉辦在地小旅行、報導在地商家或人物、深入研究在地歷史文化,未來也希望能整合更多在地組織,集合大家的資源和力量,一起為基隆做一些事。

因為這些年輕人的熱血與盼望,基隆這個外表灰撲撲的城市,未來應該會很多采多姿吧!

 

關於Ray/基隆小王子》

對基隆又愛又恨的基隆小孩,因為工作開始寫基隆在地故事,從此越來越愛基隆,並成立了在地組織「回基隆」,認真地想找出基隆人回基隆的路。

 

————

以上圖文摘自天下雜誌網站: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6218

作者的話:

Ray是個典型的台灣年輕人:不太了解自己出生的土地,有不錯的教育與能力,卻曾經迷惘自己,浮沉在忙碌的生活中,不知自己想要什麼,可以做到什麼。

 

直到他寫起了文章,開始發現自己從沒離開卻從不知道的基隆,原來曾經是個意氣風發的城市,揮金如土的過往,很難套疊在他一直以為灰舊的基隆上,於是他開始對自己的故鄉起了好奇。他說他寫台灣各地,但也許是感情不知不覺流洩在文字間,基隆的文章反應總是特別好。

 

2014年太陽花之後,他和朋友組成了「回基隆」,在疲累的通勤生活之中,這個組織對他來說是調劑、是奉獻或是負擔,我無從得知,只知道他談起基隆的問題與可能時,眼中堅定的光采,非常迷人!

arrow
arrow

    vic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