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我癱在旅館的房間裏,即使中餐沒吃,卻累得連晚餐都想跳過。
耳邊迴響著前陣子,一個朋友聽到我要頻繁地出差,膝蓋式地回應:「真好,你可以到處去玩!」
我心想:你來,你來,你來啊!我讓你累得叫不敢!
當我還是個在意國定假日與上下班打卡時間的上班族時,可以不在辦公室的確是一種喘息,
即使是三天睡十小時的活動,或五天來回紐約隔天頂著時差照樣上班的出差,只因為不必在公司的辦公桌前,都是一種慶典。
但沒有公司之後呢?
不當上班族之後,每天的生活路線不再只限於家與公司的二點一線之間,雖然可以跑遍世界,但常常還是為了工作只窩在家裏,手機裏記錄我一天走的步數可以不滿百。
但差別在於,我離開坐位不必看主管或同事的臉色,出國不必寫假單,當然代價就是每月沒有固定薪水入帳、年終獎金、年資累計、支援的同事與下屬,當然也沒有升官換大辦公室這種事。
而出差,也從放風的恩典,變為必需考量成本效益的工作內容。
即使客戶可以付交通費與住宿費,出差還是得要多付出時間與精力,對於住在台北市的我而言,同樣一小時的採訪工作,在台北市我可以早上採訪,下午寫稿,一天就能完成工作。
但若拉到台中,高鐵來回二小時再加上前後的交通與等車時間,單採訪就要一天,整個工作時間就拉長很多。
若是客戶直接把交通含在費用裏,能省就是多賺,那真是充份發揮體力與腦力的任務。
例如前陣子我需要出差到馬祖,四個工作地點,散落在三個島上,我要考量的有:四個點的營業時間、飛機與船班的時間表、住宿的地點與價格、萬一天候不佳停船或停飛的備案……。
考量一切後,我一大早從台北出發,換過五種交通工具後,下午四點到達第一個工作地點,摸黑結束第一天工作後,隔天趕第一班船離開。
除了踏到一個沒去過的小島之外(而且網路不順,連打卡都無法),我不知道這個出差爽在那裏。
你說,誰叫你那麼趕呢?可以順便玩一下再走啊!
十月之後東北季風開始刮,風浪太大時,船就不開了;小島對外交通只有船,在地人優先搭,萬一停開一班,下班可能擠都擠不上;離島間的船班可不是台北的捷運,一天只有幾班,萬一得多住一天,住宿費增加了成本,還得花力氣重新安排後面的行程;你還想多待嗎?
就因為類似的原因,為了省時間或省錢,我常常一天內飆二、三百公里,連續不停工作和趕路,沒休息沒午餐,即使去到什麼特別的地方,也沒心思沒時間可以欣賞或享受。
出差時下午五點收工(收工是因為天黑了不能拍照)回飯店後累癱(我可是一天走二萬步,十幾公里不當回事的健康寶寶耶),卻還得整理資料、安排隔日行程,飯店有時連可以工作的桌椅都沒有,只能坐在床上以醫生告誡絕對禁止的姿勢工作;連包車的計程車司機都因為太累只願意連跑三天,連續出差幾趟後我瘦了一圈,比上健身房還有效(別說瘦也是一種收獲,就跟生病瘦也沒人會覺得該常生病一樣)。
而出差只是開端,結束後還要整理照片、寫文章或報告、整理單據……,每次我看到那一堆在行程中被我揉爛的單據,都覺得我的青春都飄散在上面。
真的,不要再跟我說出差很爽了,好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