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採訪台灣的壹傳媒(就是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的集團),9個月以來的第三次,每次採訪對象和主題都不同,我也只是另一個媒體為他們化妝的寫手而已,本來只是一份簡單的外稿採訪(媒體將一些不重要的內容外包出去給別人),只是因為對象是大名鼎鼎的壹傳媒,總是讓我這個不專業記者覺得興奮一點。

 

第一次在去年(2016)十月,當時台灣社長離職,帶走了大批員工另籌《鏡週刊》,香港社長接手,找了台灣三家媒體澄清台灣壹傳媒沒要賣,未來會繼續數位轉型。

 

第二次今年3月,三個數位主管來說他們數位成果多麼豐盛。

 

這次,要訪問他們集團的CTO(技術長)。

 

前陣子香港壹傳媒將整個美術部門切割,今天又傳出港台的壹週刊易主。

除去見明星或後台花絮的興奮感,我自己都懷疑,在一堆謠言和公開宣言的紛紛擾擾中,究竟壹傳媒是在青春期轉大人,還是更年期要進入暮年。

 

前幾天採訪,本來我還在擔心會不會沒新梗,但採訪完,我倒有了不同的想法。

 

我是一個歷經千禧年網路泡沬、見證蕃薯藤/無名小站/YAHOO……出生到殞落、曾經參與電商/關鍵字行銷/社群媒體/O2O從理論到實踐……的網路老鳥來說,因為前一個工作是新聞媒體的網路部門,我親眼見到數位化對傳統媒體影響,由內容該不該免費,到不再閱讀的世代成為消費主流,媒體的掙扎與無奈。

 

 

在媒體的那幾年,內部對數位化有許多不同的聲音,腳步也一直不一致。

你說數位化的趨勢那麼明顯,為什麼要抗拒?怎麼能抗拒?

 

媒體人自己就是報導趨勢的人,怎麼會不知道數位化是趨勢?

但不是知道趨勢,就可以毫無疑問地擁抱未來。

不然反年金和反同團體怎麼會那麼活潑。

 

 

重點是數位化的許多邏輯與步驟,對老媒體人來說是砥觸基本原則的:

  • 數位媒體要求內容要出得快,淺也沒關係
    老文青:內容不能敷淺沒有見識,才顯得出專業,我們要好好醞釀、慎重審查,要觀察事件不能馬上順應民粹
  • 數位時代非常需要內容,但內容價值不一定高
    老文青:我們都是多年訓練,認真採訪寫稿,內容怎麼可以免費被閱讀
  • 數位青年審稿邏輯是有錯誤才擋,各方意見皆可
    老文青:透過我們的平台,就代表我的聲音,一定要和我們理念一致
  • 數位世代普遍缺乏長篇閱讀能力
    老文青:1000字也解釋不了那麼複雜的問題,怎麼可以500字寫出重點?
  • 數位媒體上多的是置入性的內容
    老文青:廣告和編輯要獨立作業,公關稿、廣編稿、新聞報導是絕對不同的,不可以在報導中置入商品

…………
有些事,時代終究會將恐龍滅絕,

有些事,是價值與理念的堅持,

不是不對,只是在這個大家習慣劣幣品質的世界中,滯礙難行。

 

 

許多人對壹傳媒可能和我一樣,有種不知該褒還是該貶的複雜心情。

 

2001年壹週刊登台之前,台灣沒有狗仔,媒體對於屍體和肉體的痴迷有限,羶色腥這種教壞小孩的內容,父母很容易藏得好好的。

但許多的爆料沒有壹傳媒的狠勁還真是沒人會知道,它揭露宋楚瑜、連戰家族許多不為人知的財產,也報導陳幸妤的私生活,及馬英九密會「地下賭盤大亨」……

 

自從壹週刊到台灣,從此台灣的公眾人物、官員、名媛、富二代……除了業配不敢太過囂張,以免那天被跟拍爆料。

另一方面,我也問過現在還是每天看報紙的我爸媽,為什麼特別愛看蘋果日報,我爸說,真的比較好看,述說的方式易讀,副刊也很吸引人。

的確,我也曾研究壹傳媒對於產品的報導方式,雖然業配的嫌疑很大,但的確很符合消費者需要。

例如最新款手機/RV房車/防曬衣的深入報導,直接把各品牌型號寫出來,價格、性能、CP值、特點、缺點……全都寫,有時還會弄個表格,血淋淋地直接畫勝敗,比現在的部落客的業配文都要精準又可信。

 

壹傳媒雖然是傳統紙本媒體,但2009年就開始做影片和動畫,花了很大的力氣希望能進軍電視媒體,最後因為拿不到牌照而作罷,但當時被議論紛紛的動新聞,的確可以更完整呈現影像資料不齊全的社會案件,現在也成了其他媒體仿效的方式。 

 

 

黎智英幾年前開始還繼續砸錢做360度及虛擬實境(VR)的影片,完全不顧台灣壹週刊的銷量已跌至最盛時期的一半以下,加上台灣經濟不景氣,以及黎智英反中的立場(聽說因此台灣親中的廣告主,都不買蘋果或壹週刊的廣告),廣告收入大幅度衰退。

 

那壹傳媒未來有什麼打算?面對媒體產業的困境與亂像,又怎麼想呢?

我詢問了壹傳媒的CTO,一個在美國工作多年,英文已經比中文好的女士,用濃濃港式中文回答我:

  • 新聞媒體不能只看點閱數,要做一個可信的新聞媒體,就要有新聞的專業,有自己的觀點,不然跟內容農場有什麼差別?
  • 當媒體與大眾互動越來越多,我們想了解我們的讀者,也想發展更多他們想要的內容,但我們不會像FB只給讀者喜歡的東西,那會失掉新聞媒體的角色。我們要呈現世界給讀者,而不是丟一個讀者喜歡的世界給他。
  • 若新聞媒體只重視流量,會走失方向,會遺忘做新聞的初衷,即使讀者不那麼喜歡,新聞媒體還是要將完整故事呈現,若沒有這樣的概念,新聞媒體數位化只會加速死亡。
  • 當客戶不買廣告想買新聞時,我們只好不收這筆錢了。我們炒作話題,也能報導廣告客戶的新聞,但不能在新聞內容上幫客戶包裝。
  • 壹傳媒港台養了超過1500個記者,每天5,6百文章,很多媒體直接寫程式用爬虫抓我們的文章,對我們非常不公平,但無法,這是Digital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壹傳媒,後來用力做影片的原因之一,相對不容易被直接抄襲)
  • 廣告、銷量下降,那就發展服務,數位是我們的未來。

 

最後CTO講了一點中國的影響:

中國由政府提供想培值的企業很好的發展環境,他們當初禁止Facebookgoogle這類的網路公司,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才能發展,現在反而超越國外……

媒體對中國一直是一個威脅,必需要有熱忱才能做下去。

 

我回家搜尋了香港壹傳媒的狀況,才想起,雖然香港壹傳媒的普及度更高,但對黎智英來說,經營環境更糟。台灣只是經濟的問題:利潤夠不夠?未來成長或衰退?

但在香港他被中國視為眼中釘。

 

WIKI說:「九七回歸後香港媒體絕大多數都被認為成了「親中派」,一來是部分媒體股權被親中商人收購,二來是媒體自我設限,在報導中國負面消息時改用溫和語調

而立場標榜民主的壹傳媒,還是不鳥中國,以致中國禁止發行、網站被中國封鎖、記者無法參與中國官方活動、黎智英的房子被恐嚇、占中時蘋果辦公室被人牆包圍、香港所有親中或中資企業都不在壹傳媒下廣告……

即使這樣,黎智英這個看起來最市儈的媒體老板,照樣大筆錢捐給香港的民主派政黨、批評李嘉誠企業、罵著中國箝制香港民主發展、和台灣人討論如何進行香港民主化……

 

俗話說,赤腳不怕穿皮鞋的,

但黎智英赤手空拳賺到億萬身家之後,

沒和其他媒體老板一樣去當中國的政委,

反而有隨時脫掉西裝和人對幹的氣勢,

而他也真能找到下屬,認同他的理念一起拚。

 

也許長久以為我認為壹週刊層次比較低,是因為它希望讓社經水準不高的人,也能閱讀。

也許壹週刊/蘋果日報真的敗壞了台灣的媒體環境,但民主化它們應該也有些許功勞。

也許肥佬黎真的是最懂做生意的媒體老板,但他可不是什麼都可以賣的。

 

我忽然覺得,

也許肥佬黎才是,

最堅持把世界完整呈現給觀眾的新聞人。

 

但失去壹週刊這個媒體後,他會是誰呢?

arrow
arrow

    vic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